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双龙煤业:执就生态之笔 书写绿色文章

2023-06-27 16:426220

初夏时节,万物生长。走进双龙煤业生态农业苑中,山楂树上,嫩绿的果子挂满了枝头,林下菌种植场里,一朵朵小小的木耳正在探出头来,门口的沮河两岸,保护沮河水的生态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夏日凉风,绿荫幽草,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可谁也不曾想到,山楂园原本是荒草乱石的矸石山,水清景怡的沮河岸原来野草茂盛,蚊虫成群。

而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仅用了四年时间。

“那时候,一到冬天,整个矸石山除了荒草什么都没有,没有一个人愿意来这里。”作为一名在矿区生活了十来年的老职工,正在矸石山运动步道健身的何修才颇有感言。

在何修才眼里的矸石山,荒草、黑水、乱石曾是这里的代名词,在这座有三十年历史的矿井中,煤矸石作为煤炭开采的伴生矿被运至地面按照当时工艺进行填埋处理,逐渐形成一个占地约15亩的矸石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治理难度大,资金短缺,存在安全隐患等重重障碍,该矿定良策,出重拳,多次邀请省内外生态治理专家深入矿区实地考察,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决定采取开挖再逐层覆土的一次性治理方法,大刀阔斧地对矸石山进行治理,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深埋的矸石被重新开挖破碎后再进行逐层填埋,为达到一次治理,终身受益的目的,该矿根据矸石山的坡度、形状等进行功能板块划分,设计出山楂园、樱桃园、油葵园等多个功能性园区,并率先建成了两座占地约15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随着工期的推进,一年后,矸石山焕发出了崭新的容颜,不仅仅实现了青山矸山一色新,还成了职工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后花园,每年累计产出各类瓜果蔬菜20000多公斤,产生经济价值4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荒山变效益”。

 

 

“山不仅要常绿,水还要长青,沮河虽然不大,但却是最终汇入母亲河的一股清流,我们必须要不遗余力地从上游治理好。”面对矿门口清澈见底的泱泱沮河水,该矿经理仲照海又向矿区生态治理发起了新的挑战。

沮河水发源于子午岭沮源关,流经子午岭山区汇入洛河和汇入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是环绕矿区的一条“绿丝带”,在流经该矿矿区的河段部分,因洪期流量大等原因,河道淤泥沉积,河岸野草遍地,不仅影响到附近群众的正常耕种和生活,如遇洪期,还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一直以来,该矿便高度关注沮河水治理,常态化进行淤泥清理、河道加固等工作。自2022年起,该矿在原有基础上主动发力,再次将生态治理的重点投向沮河,首先加固维修了进出矿区的桥梁,方便了职工群众的通行。同时,对彻底治理河道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方案,对长约300米河道淤泥进行深层清理,疏通了河道水流,并将河道拓宽至10米,稳定了河水流速,保障了汛期安全,对河岸进行了混凝土浇筑加工,形成了安全的河岸护坡,平整了河岸占地面积约6亩左右的闲置土地,对占地约6亩左右的河堤进行平整培土绿化,累计种植景观树种300余棵,使过去杂乱无章的景象摇身变成了绿树成荫、鸟鸣蛙唱的新画卷。

林下地成为新菌场,每年约产木耳3000斤,废井筒变蘑菇棚,年产量超5000公斤,荒草坡迎来新客人,东方白鹳筑巢繁衍……如今的双龙煤业,俨然成为一座天然生态家园,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绿水青山释放经济价值,山山水水,点点滴滴,无不昭示着一个绿色梦的完美实现。

 

来源:黄陵矿业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新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新疆是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荒漠化土地106.86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面积的64.18%、占全国荒漠化土地的41.52%;沙化土地74.68万平方公里,涉及90%的县(市、区),占新疆国土面积的44.86%、全国沙化土地的44.25%。

0评论2023-07-04504

矿山复垦“重绘”绿水青山
夏日,行走在鸡西市鸡东县永和镇新安村的原永发和立国采石场,开采面改成的平缓斜坡上,铺着厚厚的黑土,玉米秧苗尽情地吸收着阳光,焕发着勃勃生机。

0评论2023-07-03571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草原保护管理,推进草原生态修复,促进草原合理利用,改善草原生态状况。本期特邀几位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0评论2023-07-03537

零陵下狠手治理锰矿区生态环境
日前,记者走进零陵区珠山镇欧家村的一片锰矿区看到,昔日的荒山荒岭全部变成了花红树绿的休闲地,村民刘玉林赶着牛放牧。他喜笑颜开地说:“以前,由于不规范滥挖乱开锰矿,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晴天灰尘仆面,雨天浊水横流, 山上山下到处大坑小坑,让人提心吊胆,连饮用水都要从外购买。近几年政府出巨资绿化矿山,我们对此万分感激。”

0评论2023-06-30496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0评论2023-06-29560

山西:煤炭大省的“美丽”追求
山西是煤炭大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炎炎夏日,记者走进该省多座煤矿,地面看不到煤渣已成常态。煤矸石山变公园,治理后的污水可以养鱼,瓦斯成为清洁能源点亮城市灯火……占中国煤炭总储量三分之一,长期以来,山西的荣辱都与煤炭有关。一座座煤矿的变化,背后是煤炭大省的“美丽”追求。

0评论2023-06-29562

野牛草:生态修复与节水绿地建设优势明显
入夏以来,走在北京街头,你会发现街上多了很多草坪,哪怕是隔离带中,也都生长着一簇簇绿油油的小草。草坪绿化给北京的夏天增添了几分生气。

0评论2023-06-28597